巴士财经网-财经问答百科资讯-财经频道动态

海象理财,打赢了好邻居、7-11,毛利率35%成北京最大便利店,今死的很无辜

陈毅红 141 0



从邻家到全时,不是倒在了运营能力,而是躺枪了P2P。

文/华商韬略 巴图海

  近日,大部分北京街头的全时便利店门口都排期了长队。并不是哪家又出了限定款,而是,北京地区的全时便利店要关门歇业了。

  5月20号北京所有门店将停业,期间所有商品6折促销,现有货品清空后不会再补货。


  一切来得猝不及防。要知道,2020年4月,全时的负责人还在展望未来,并表示在开发方面,会保持门店数量稳步上升。在业务方面,全时便利店还将在2020年第四季尝试一些新的业务模式如前置仓,并发力商品及电商业务。

  一个国内便利店的王者,为何猝然谢幕?

  这是一个好业务连续遇人不淑的故事!

  诞生于2011年的中资便利店品牌全时,曾是北京市场规模最大的便利店品牌,毛利率更一度达到35%。

  顶峰时,全时在全国有800家门店,在北京一度拥有400家门店,远高于好邻居和7-11。

  2017年,全时甚至花大力气启动了所谓的百城百万计划,希望通过重资本运作完成5年时间覆盖100个城市100万终端的目标。

  而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《2018年中国便利店TOP70》显示,截止2018年5月,全时便利已进驻成都、杭州、天津等10座城市,门店数更突破600家。

  2015年,当年全时准备IPO时,私募给出的估值高达到15亿人民币。这绝对是,现金流稳定的现金奶牛

  但这头块好业务却接连碰上了两个“烂主人”。

  其实早在2018年,全时便利店就遭遇了一次危机,始于大股东P2P暴雷。

  当时,全时便利店的母公司是复华商业,这家公司牵涉到了海象理财兑付危机中,涉及7万多投资人,涉及挤兑金额15亿元,存量金额40亿元。

  通过企查查股权穿透来看,全时与海象理财更像是子公司关系,共同指向复华控股,一家资产千亿的资本帝国。

  据官方资料显示,复华控股成立于2013年8月,是集多元产业、金融、投资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控股集团。目前已发展成为涵盖地产、金融、投资、文化、旅游、健康、酒店、商业等领域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,业务版图从中国逐步发展到全球布局,截止2017年,总资产规模逾千亿元,企业员工约10000余人。

  受海象理财风波影响,同一时间全时开始传出接盘传闻。物美、苏宁雀巢等零售商先后传出欲接盘全时。

  这一时期,全时暴露的问题和因P2P暴雷而被牵连关门的邻家颇为相似。

  当时,邻家曾因卷入上海善林金融的暴雷风波。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,善林金融法定代表人周伯云等8人被批捕。

  邻家168家门店也1夜陪葬,一个北京便利店中的锐意新星化作了流星。


  “邻家背后唯一的出资方因故受到上海警方调查,导致公司基本账户与一般账户被银行冻结。公司仍处于发展阶段,尚未真正实现盈利,依旧需要投资方注资经营,靠店铺自身销售收入仍然入不敷出;且目前公司账户已被部分供应商诉讼至法院进行了财产保全,账户资金已被冻结,公司账户内已无可支配资金。”——邻家告知函

 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,这一次被波及的是全时天津、北京和成都的店铺,而其他市场并不会波及。

  原来,2019年2月,全时是以分拆的方式出售给罗森中国、山海蓝图等企业。全时华东及重庆总计不超过94家门店,全部被罗森中国“接管”。而北京、天津、成都的全时便利店,则由山海蓝图经营。

  迄今为止,山海蓝图接盘不过1年多而已。

  山海蓝图接盘失败,也说了便利店这门生意并不好做。

  作为在北京市场已经打拼多年的品牌,全时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和投资价值。然而便利店的高门槛,并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能驾驭。对于便利店接盘者,不仅需要有资金的能力,还需前端门店的运营能力以及后端商品的供应链能力。

  但一个好牌子,也需要交给专业的人,才能发光发热。

  一一END一一

  图片均来自网络

  欢迎关注【华商韬略】,识风云人物,读韬略传奇。

  版权所有,禁止私自转载!


本文原作者为陈毅红,转载请明:注 巴士财经网出处!如该文有不妥之处,请联系站长删除,谢谢合作~